各项指标是如何定义的?
该平台共涵盖了 17 项核心指标,完整列表及定义请点击此处。
该平台共涵盖了 17 项核心指标,完整列表及定义请点击此处。
本平台所有数据均来自 AppsFlyer。作为行业领先的营销衡量平台,AppsFlyer 在全球应用市场中的份额超过 60%。我们通过与主要媒体渠道对接以及客户应用中的专有 SDK 对接获取数据。为保证统计结果的有效性,我们遵循严格的数据门槛与统计方法论。所有数据均经过匿名化和汇总处理。
我们每季度更新一次数据,通常在 1 月/4 月/7 月/10 月 7 日之前完成。对于激活后的指标(例如留存率、付费用户占比),我们会采用两个月的群组数据,覆盖激活后最长 30 天的表现。
在行业基准部分,我们采用「每应用平均值」的计算方式。所有达到统计门槛的应用在计算时权重相同,与应用规模无关。您可以按照应用规模筛选:
若某一规模组别的数据未达到展示门槛,则会展示涵盖所有规模的整体数据。
相比之下,其他部分的数据使用汇总数据计算,即数据量越大的应用对整体结果影响越大。标准化趋势(如第 1 部分)、百分比分布(第 3 和第 5 部分)以及百分比变化(第 4 部分)均采用这一计算方法。
我们根据不同的付费营销活动,将媒体类型分为以下几类:
UA 支出/付费激活指标
再营销/付费再营销转化
在行业基准部分,我们会排除所选指标中最高 10% 和最低 10% 的应用。例如计算第 7 天留存率时,表现最高和最低的 10% 应用会被排除,以确保平均值更具代表性。
在使用汇总数据的部分(见上文),我们使用三重检测规则:在单一时间段(例如一个季度)内,我们会通过两条规则识别异常:其一是某数值占比达到或超过总量的 20%;其二是某数值比次高值大 10 倍,这通常意味着该数据存在主导性或极端异常。其三则采用中位数绝对偏差(MAD),用于检测偏离常规模式的数值,无论是跨季度的趋势变化,还是单季度内的群体性异常,都能被识别出来。
这是因为我们设置了严格的显示门槛,包括最低应用数量、最低企业数量、最低激活量,并对异常值进行了排除。因此只有在高于最低门槛的数据才会被显示。因此您可能会看到:
我们每季度都会更新数据。随着 AppsFlyer 客户群的不断扩大,超越门槛的数据也随之增加。
如果某个国家/地区的数据未达到单独展示的标准,而其所在次区域达标,则该国家/地区会出现在下拉菜单中,但结果会显示所在次区域的数据,并附有明确标注。如果次区域也未达标,则该国家不会在下拉菜单中显示。
次区域划分如下:
我们借鉴了 Sensor Tower 的分类体系,基于 Game IQ 与 App IQ 方案,涵盖游戏类与非游戏类应用。
您可以通过此处表单向我们反馈,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。